在浙江的1600多个日子里,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探索与实践
中经文化产业:从东海之滨到钱江源头,从太湖南岸到瓯江之畔,在浙江工作的1600多个日子里,习近平走遍浙江大地,足迹深深,阐释了他对于文化的深邃思索,印刻着他对浙江文化发展的深远影响。
今日,浙江日报推出四个版的报道《凝魂聚气铸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文化篇》,展现了习近平为浙江文化发展殚精竭虑的时时刻刻;描绘了他在浙江大地精心抒写“文化大省”的动人篇章。
▲2005年6月17日,习近平在武义县调研基层民主法治并到履坦镇杨岸村察看群众性文体活动。 《浙江日报》记者 周咏南 摄
历史的纵轴上,中华文化开启了复兴之路的新征程,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精神食粮。
世界的横轴上,中华民族在全球化时代锚定了自己的坐标,中华文明在文明交流互鉴中显示独特魅力,正在为人类社会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一纵一横间,流淌着文化自信的长江大河,演绎着一场波澜壮阔的文化盛典!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魂,文以铸之。
从东海之滨到钱江源头,从太湖南岸到瓯江之畔,在浙江工作的1600多个日子里,习近平走遍浙江大地,足迹深深,阐释了他对于文化的深邃思索,印刻着他对浙江文化发展的深远影响。追溯习近平的脚步,他谋划推进文化大省建设,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致力文化自强,推动文化惠民,磅礴精神力量,对浙江文化建设作出了总体部署,为浙江文化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10多年来,浙江干部群众一直没有忘记,习近平为浙江文化发展殚精竭虑的时时刻刻;一直没有忘记,他在浙江大地精心抒写“文化大省”的动人篇章。
——深刻认识文化力量
今后一个时期浙江能否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继续走在前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文化力量的深刻认识、对发展先进文化的高度自觉和对推进文化大省建设的工作力度。
——习近平
”开启文化建设新征程
2002年金秋十月,习近平履新浙江。初到浙江,这片人文渊薮之地,就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2002年10月25日,习近平为重建落成的雷峰塔揭匾。始建于北宋初年的雷峰塔,于1924年轰然倒塌后,再次矗立在西子湖畔。“雷峰夕照”美景重回“西湖十景”之列。这座千年佛塔再次成为杭州的文化地标。
浙江历史悠久的文化积淀给习近平留下深刻印象。他说:“浙江是文物之邦,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文化名人群星璀璨,文化精品琳琅满目,文化样式异彩纷呈,文化传统绵延不绝,为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也有力地促进了浙江经济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在政策并无特殊、陆域资源并不丰富的情况下,成为全国经济发展最好最快的省份之一,其深层原因,就在于文化的力量,在于浙江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于浙江能够较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文化传统。”
直面现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浙江现象引发习近平对文化力量的深层思考。
2005年8月12日,习近平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文化是灵魂》一文中这样写道:“文化的力量,或者我们称之为构成综合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
在2003年初的省两会报告中,习近平强调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文化是一个国家、地区、民族的根系。先进文化代表着人类前进的方向,是发展的重要源泉和动力。提高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必须把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建设文化大省,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
“习书记深刻地认识到深深熔铸在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的文化力量。在浙江的执政实践中,就已自觉地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密对接,并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时任省文化厅厅长杨建新说。
习近平在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上说道:“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这一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文化对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从根本上说,文化是由经济决定的,经济力量为文化力量提供发挥效能的物质平台,然而,任何经济又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文化赋予经济发展以深厚的人文价值”;“要化解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各种矛盾,必须依靠文化的熏陶、教化、激励作用, 发挥先进文化的凝聚、润滑、整合作用。”
一个民族,只有文化繁荣展示出比物质和资本更强大的力量,才能造就更大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只有经济发展体现出持续深厚的文化品格,才能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
习近平对文化的深刻洞见,有力推动了浙江文化大省建设。
2003年7月,发挥浙江的人文优势,积极推进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加快建设文化大省,成为“八八战略”的重要内容,浙江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立起了四梁八柱。
“那一年,浙江成为全国仅有的两个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之一。”时任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童芍素回忆道。
2005年7月,浙江省委作出了《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实施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开启了浙江文化建设新征程。
文明素质工程、文化精品工程、文化研究工程、文化保护工程、文化产业促进工程、文化阵地工程、文化传播工程、文化人才工程,如八大乐章,在浙江大地奏响了一曲澎湃激越的华美交响。
文化研究工程贯古通今
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始终从传承中华民族最深沉精神追求的历史情怀、从推动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的历史高度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建设“八项工程”甫一亮相,“文化研究工程”尤为夺目,因为习近平亲自担任了工程指导委员会主任。当时,这让不少人出乎意料,不明就里。
“习书记十分重视文化建设,而文化涉及的方面太多了,所以他就抓‘牛鼻子’。”时任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副书记、副主席蓝蔚青明白其中的道理,“文化研究工程是基础,是源头,抓好了,就能带动其他工程。”
浙江素有“文献之邦”之称,历史文献丰富翔实。光是东汉以来的存世浙江文献就有2000余种,可谓“泱泱两千年,皇皇两千种”。
文化研究工程围绕“今、古、人、文”四大主题,即“浙江当代发展问题研究”“浙江历史文化专题研究”“浙江名人研究”“浙江历史文献整理”,首次系统梳理、考订浙江历史文化、文化名人及其学术思想和著述,对濒临失传的传统文化经典进行抢救性整理和发掘,全方位总结改革开放30多年来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历程及其成就的人文基因和精神渊源。
作为迄今为止国内最大的地方文化研究项目之一,在习近平主导下,工程由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组织实施,全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参与,很快取得了重大进展。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是习近平总书记多年来一直高度重视、持续关注,并多次作出重要批示的一项规模浩大、纵贯历史、横跨中外的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
2005年7月,为响应浙江省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时任浙江大学党委书记张曦向习近平报告了浙江大学与省文物局合作编纂、出版《宋画全集》的建议,立即得到了习近平的支持。习近平明确表示,这一构想很好,值得为此努力。
“习书记离开浙江去上海履新前,还专门询问了这项工作的进展。”张曦说,“2008年7月,《宋画全集》开印前,他又亲自审定序言,勉励我们再接再厉、善始善终,完成好这一光荣历史任务。”
2010年9月,《宋画全集》将告完成之际,编纂团队计划拓展实施“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项目。对此,习近平又作出批示,下一步出版“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的打算很好,可积极向有关部门汇报,争取各方支持。
2015年5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浙江考察,在杭州仅停留一夜。当晚他又安排出时间,详细听取了张曦关于“大系”项目等工作情况。第二天,在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会上,他再次肯定了这个项目的意义。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又在有关“大系”的报告上作出了重要批示。
时至今日,《宋画全集》《元画全集》已成功出版,《先秦汉唐画全集》《明画全集》《清画全集》编纂、出版工作正在紧张进行。
这个项目是浙江对国家的承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致敬,11000余件高清佳作钩沉中国古代画史,使流散在世界各地的中华优秀传统瑰宝得以汇聚再现。
“12年来,这个项目始终凝聚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大量心血,充分展示了他对大规模系统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的高度重视,生动体现了他‘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率先垂范,一抓到底的工作作风,从而使我们进一步坚定了文化自信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决心。”张曦说。
赓续传统文化之魅,赋予其现代化之魂。功在当代,泽被后世。
杭州孤山脚下,有一座江南楼阁,是曾为存放国宝《四库全书》而建的皇家藏书楼文澜阁。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数次战火中几陷毁灭,历经数百年的珍贵古籍已经经不起后人的翻检,然而浙江的文化建设却需要大量的文献研究作支持。
2006年,杭州出版社宣布将重新影印出版文澜阁《四库全书》。
习近平专门批示:“文澜阁本的《四库全书》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将其影印出版,这是文化建设的一件大事,对我省开展的文化研究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谆谆嘱托,化作广大文化工作者的不竭动力。经过10年努力,2016年,汇聚浙江几代学人心血的文澜阁《四库全书》影印出版完成,全书达1500多册。无论从文化大省建设的需要看,还是从文澜阁《四库全书》本身的内容看,这次影印出版价值巨大。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挖掘出浙江一脉相承的文化基因,也就找到了前往未来的通关密码。
历时7年耕耘,2017年3月,多达500册的浙江古代文献精华《浙江文丛》付梓面世。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浙江规模最大的出版工程之一,是浙江历代文献经典的第一次全面整理出版,也是浙江人文历史的第一部百科全书。
在挖掘整理古代史料的同时,文化研究工程也聚焦现代国情研究。
2005年6月,习近平率领浙江代表团访问中国社会科学院,与该院领导和专家学者会聚一堂,商讨浙江省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开展全面合作事宜,双方签署了合作意向书。从此,这个省院合作建立的哲学社会科学“智囊库”,为浙江的文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年半后,一套140多万字、共六卷本的社科哲学巨制——《浙江经验与中国发展——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建设在浙江》在杭州首发。
该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与浙江省共同主办的国情调研重点项目,包括总报告篇、经济篇、社会篇、文化篇、政府管理篇和党建篇的理论性与资料性内容,从多重角度深入分析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经验及对全国的借鉴意义。
首发式上,习近平强调,这一课题调研活动可以说是迄今为止在浙江进行的最具理论权威、规模最大、最为系统的一次对浙江精神的全面总结,也为浙江今后开展理论总结、进行各项经验调研提供了一些经验。“浙江的发展实践,确实能够为社科院开展理论研究和经验总结提供空间和素材。在浙江,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成长的烦恼;既有先发优势,也有先发的矛盾和问题;既有全国性的普遍问题,也有带有明显浙江特色的个性问题。”
“自2005年6月调研项目正式启动,习书记带队前往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书籍编纂期间,习书记会见了课题组全体成员,并亲自分析了浙江的发展成就和面临的挑战。”该项目课题组组长刘迎秋回忆起60多位专家、学者在一年半时间里调研、讨论、整理、收集、编写的日日夜夜,感慨良多。
此后,中国社会科学院与浙江省再次合作启动了“中国梦与浙江实践”等重大课题研究工作,结出累累硕果。
文化研究工程充分发挥了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
第一期文化研究工程,设立研究项目811项,全省有1000多位哲学社会科学界专家学者参与课题攻关,出版学术专著1000多部。一大批学术成果获得了多项国内高水平奖项,如《郁达夫全集》等获得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在近五届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共获得一等奖36项,占总数的23.2%。
2017年3月,第二期文化研究工程启动。浙江计划通过5年努力,推出一批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精品成果,到2021年底形成有浙江特色的当代“浙学”品牌。
习近平对文化的高度自觉和高度重视,惠泽浙江,影响深远。
——守护民族的根和魂
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是每个人的事。只有我们每个人都关心和爱惜前人给我们留下的这些财富,我们民族的精神和独特的审美情趣、独特的传统气质,才能传承下去。
——习近平
”文明守护见证伟大复兴
2017年9月1日,全国各地迎来开学季,约1400万初一学生拿到了新版《中国历史》教科书。翻开《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可以看到良渚文化的介绍,里面除了文字讲述的各类遗存、遗址,还选登了四张照片,分别是良渚出土的玉璧、玉钺、刻符罐和玉琮。通过课本就能了解良渚文化对于中国历史的深远意义,知晓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
良渚文化,被誉为“中华文明之光”,自1936年发现遗址后,便持续不断开展考古发掘和研究。著名考古学家、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张忠培先生曾经说:“从目前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来看,如果我们要谈中华五千年文明,只有良渚文化的遗址能拿得出来。”
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
只有从来路中认清自己,才能从历史中获得自信。习近平深刻认识到挖掘、保护良渚文化的意义,深刻认识到其对于增强民族自信心、提高民族凝聚力的价值。他指出:“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把它保护好”。
2003年7月,习近平赴良渚遗址调研,当了解到“影响遗址安全的湖州市德清县6家石矿关停困难”后,次日就赶到湖州调研。很快,这6家石矿被关停。
习近平的高瞻远瞩被考古成果所证明。
2007年,良渚发现古城遗址,2009年后,良渚古城外围大型水坝遗址陆续出土。考古学家还发现,大约距今5000年前,良渚先民就开始使用文字,这些刻画符号将中国的文字史向前推了1000多年。
良渚遗址为中华五千年文明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2017年3月,继江郎山、西湖、京杭大运河申遗成功后,浙江正式启动良渚遗址“申遗”准备程序,朝着申遗的目标全力推进。良渚文化国家公园一期也已开工建设。
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的觉醒;文化的觉醒,始自对文化根脉的保护。“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
2017年8月28日,央视播出大型政论片《大国外交》第一集,片中习近平总书记的一段话深深打动了观众。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德国时,在柏林同德国汉学家、孔子学院师生代表座谈。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作为国家主席,有一些老前辈就跟我讲,作为中国的领导人要干什么呢,就是不要把中国五千年的文明文化搞丢了,还应该在你们手里传承下去。”
良渚文化同殷墟文化、河姆渡文化一样,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和深厚的感情。守护住历史,就是守护住了文脉,守护住了民族的根和魂。同样,也见证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不忘根本才能开辟未来
“三山夹湖迎宾客,半月钩城映运河”。大运河开凿以来,沟通南北,货畅其流,成为经济大动脉,与此相映,大运河也成为中国重要的文化纽带。
然而,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大运河两岸诸多历史文化遗存湮没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中。
2006年6月10日,习近平在“文化遗产日”调研时语重心长地说:“城市化率的提高往往意味着‘建新拆旧’,意味着农村变城市,意味着现代化的过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隐藏着对文化遗产进行破坏的危险,在现实中就存在着城市文化个性的轻视甚至埋没,造成文脉的断裂。”
对大运河的保护,成为习近平心头的牵挂。
2006年的一天,杭州水上巴士西湖号迎来了一位特殊的乘客——习近平。从拱宸桥到艮山门码头,船行运河,他仔细询问运河的保护和建设情况。听到工作人员介绍说,杭州运河正进行综合保护,习近平频频点头,并提出“希望杭州能再接再厉,继续做好运河综保工作,使杭州的经济和自然环境和谐发展”。
文化保护,从宗旨到细节,从内涵到外延,习近平都有着持续、系统的思考。
按照习近平的指示,杭州市精心保护、管理运河,不断挖掘、保护沿线遗址遗迹,并在此基础上创建起一座座运河特色文化小镇。2012年,运河杭州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2014年,大运河成功申遗。
如今的大运河已成为一条“文化之河”。运河游也迅速升温。2006年,水上巴士只有6条船,现在已增加到58条。22公里长的亮灯景观遵循古运河脉络轨迹,由南往北,漫步运河沿线,恍若重现南宋时期十里湖墅“人烟辐辏、商贾云集”,“篝火烛照,如同白日”的景致。
西湖是杭州的另一张金名片。
许多杭州市民深情地说,西湖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习书记居功至伟。
2002年,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启动。这年深秋,刚刚履新浙江的习近平,将考察杭州的第一站,放在了西湖。在热火朝天的杨公堤新西湖景区建设工地现场,习近平仔细看着规划图纸和周边环境。听完报告后,习近平说:“把西湖建设好,实施西湖综合保护工程,使西湖的历史面貌得以还原,得到恢复,这是德政,也是得民心的善举。”时任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主任的张建庭仍然清晰地记得当时的情景。
此后3年,习近平考察了西湖天地、杨公堤景区、新湖滨景区和梅家坞茶文化村等工程。考察中,他多次表示:“省里积极支持西湖综合保护与环境整治工程。”
2003年9月,习近平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加强对西湖文化的保护》一文中指出:“西湖的周围,处处有历史,步步有文化。对这些历史文化遗存,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利用好,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在习近平的关怀指导下,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共修复重建了180多处人文景点,逐渐恢复明代历史上西湖西部水域。同时,挖掘和恢复了许多西湖周边的历史文化景观,将杭州西湖的园、亭、寺、塔与吴越文化、南宋文化、明清文化相结合,丰富了西湖风景区的历史文化内涵。
“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2011年,西湖申遗成功。移步皆景、处处文化的西湖,成为全国人民最喜爱的文化旅游地之一。2012年,杭州市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392.25亿元,国内游客达8236.88万人次,入境游客331.12万人次。
对历史文化的珍视,对传统文物的呵护,渗透在习近平的点滴言行中。
2005年4月8日,习近平调研萧山跨湖桥遗址。当时,他站在有8000年历史的独木舟一侧,对面是遗址现场,有摄影记者为了取景,跑到遗址保护区拍照。正饶有兴趣听讲解的习近平发现记者的无意之举可能会对文物造成伤害,便示意拍照记者避开。
他说:“拍照是小事,文物保护是大事。”这种强烈的文物保护意识,给现场参观者留下了深刻记忆。
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当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的历史阶段,应从什么视角认识文化,又如何让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习近平有着深入的思考、独到的见解。
2006年6月10日,习近平在调研浙江文化遗产保护时提出,“正确处理文化遗产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管理、利用的关系。”
省文物局局长柳河当时在现场,“习书记站得高,看得远,对如何创新保护传统文化有独到的观点和战略思想,点出了很多那时候大家还没有意识到的问题。”
在提到保护古村落时,习近平高度肯定了兰溪诸葛村。他说,“有的新农村恰恰是要保持历史原貌的古村落,如兰溪的八卦村等,就是要保护它的原貌,体现它的历史美。”
兰溪诸葛村,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诸葛亮后裔最大的聚居地。2003年9月19日,习近平在考察诸葛村时,就点赞过该村的古村落保护方式。
那天,烈日炎炎,习近平风尘仆仆,到达时已近中午。
天一堂是诸葛村的制高点,习近平站在那里,看着村里白墙黑瓦、错落有致的全貌,仔细询问诸葛村村支书诸葛坤亨有关保护情况。“在诸葛村,人人都是文保员。”诸葛坤亨对习近平说,“村里每幢古建筑都要挂牌,住在里面的村民要签订保护责任书。每个村民都是股东,也都是古村保护的受益者。”习近平边听边点头,夸奖这是一种很好的保护模式。
在村落保护地图前,习近平看得很仔细。当时的诸葛村是全国第一个实施整体保护的古村落,1.2平方公里的村庄都划入了古村落核心保护区,连村落外围辐射开的3平方公里,也被纳入外围景观保护区。习近平对这种保护力度给予了肯定。
“习书记的认可,给我们吃了定心丸。”诸葛坤亨说,在保护诸葛村的过程中曾有过争议,“现在,我们保护古村落的决心更强了,方向更清晰了。”
如今的诸葛村,完好保留着大量明清民居。古村落保护的不仅仅是村庄的面貌,还有村民的活态文化传承。近年,诸葛村门票收入都有2000万元左右。文化底蕴深厚的诸葛村,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引导村民礼敬历史,呵护文物,自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发展中保护、创新中传承。文化的生命力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不断增强。
习近平十分关心乌镇的保护和发展。在浙江工作期间,他五次赴乌镇调研指导。按照习近平的要求,古镇文化遗存与江南水乡风光在完美保护中传承创新,独具魅力,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
除了可触可感的物质文化遗产外,习近平也非常关心散落在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5年5月到6月,习近平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了6次批示,涉及“浙江民间工艺传承保护”“浦江县高登山古村落抢救”“民间艺术保护工程”“抢救振兴永嘉昆剧团”等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一个月内集中6次批示,充分体现了习书记对这项工作的关注和重视。浙江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这么多年来,之所以能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其重要原因和根本保障,是习书记的高度重视。”柳河感慨道。
如今,习近平就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指示和发展理念,不断在浙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非遗名录中,浙江省有9个项目上榜,入选数位居各省之首,国家级非遗项目实现“四连冠”,共有217个项目上榜;在全国率先启动涉及全省范围的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为172个重点村、868个一般村量身定制了保护利用项目;2015年出台《浙江省传统戏剧保护振兴计划》,每年安排1620万元用于56个传统戏剧非遗项目的传承和越剧艺术的振兴发展,确保我省现有的56个传统戏剧非遗项目一个都不能少。
——打造文化大省名片
文化精品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时代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书写文化史最重要、最基本的要素。
——习近平
”文艺精品助力文化繁荣
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曾多次就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推动文艺精品创作作出重要指示。
怎么样的文艺作品称得上是精品?在习近平眼里,这张精品“名片”的价值标准,首先来自人民。
2004年9月10日,第七届中国艺术节在杭州拉开帷幕。开幕式上,一位九旬老人和一个五岁孩子敲响了铜锣。
老人和孩子,是习近平特别邀请来的。他们敲响开场铜锣,诠释了“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的宗旨。
当年的七艺节,是浙江有史以来承办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国家级艺术盛会。七艺节涌现出了大量浙江文化精品。在七艺节的文华奖评选中,浙江有7部优秀戏剧作品入选,充分反映了浙江提出建设文化大省以后,文化传世之作、获奖之作和标志之作不断涌现的繁荣局面。
更令人瞩目的是,七艺节首次将群众文艺活动汇聚其中。其间,全省各地举办了600多项群众文化活动,真正实现了“让艺术回归人民,让人民享受艺术”的宗旨。
2005年6月1日,习近平在浙江省宣传文化系统调研座谈会上再次指出:“浙江文化要再现辉煌,就必须创作和生产出一批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统一的文化精品,一批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传世之作,一批反映时代特征、代表国家水平、体现浙江特色的精品力作,并使之成为浙江作为文化大省的重要‘名片’。”
2005年11月7日,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六次代表大会召开。会上,习近平娓娓道来:
“人类文化发展史表明,凡是名著、名曲、名画,无一例外都深刻地表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群众的真实情感。”
“真正的文艺家总是站在时代的前列,关注国家命运,反映人民心声,抒写时代精神。”
无论文化发展翻开怎样的新篇,文化发展的目的始终在于人民,文化发展的动力始终来自人民。
习近平的讲话为文艺精品的创作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省第六次文代会上,时任省剧协副主席茅威涛当时一边听,一边在脑海中勾勒着心中的“文艺精品”。她说,“我们一直想着如何在深刻把握时代精神和审美风貌的前提下,致力于传统艺术的推陈出新,习书记的讲话让我们牢牢把握住了文艺创作的魂,那就是与时代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
当天,在现场聆听习近平讲话的时任杭州歌舞团(杭州歌剧舞剧院前身)副团长崔巍也深有感慨。2003年前后,根据大量农民工进城的社会现状,他们创作了《与外乡人一起跳舞》舞剧。近年来,杭州歌剧舞剧院一直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创作出了《遇见大运河》《雷峰夕照》等一批深受群众喜爱的创新剧作。
2006年10月,在习近平关心下,又一个国家级艺术节——由文化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越剧艺术节成功举办。
在开幕式上,习近平强调要充分调动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推动越剧艺术乃至浙江文艺事业不断取得新的发展。此后,中国越剧艺术节永久落户浙江,每四年一次,领梨园之风骚。
文化为犁,精品铸魂。浙江文艺精品不断涌现。
在习近平的关心下,当年,由省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文艺中心影视部等单位出品的浙商题材电视剧《十万人家》成为2006年度浙江省文化精品工程重点扶持项目;《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剧目,在2006年中国越剧艺术节夺得了4个金奖,占到金奖总数的一半;《公孙子都》入选了2005—2006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初选剧目,成为全国30台初选剧目中唯一的昆剧;剧场版《宋城千古情》一经推出,场场爆满,口碑上佳……
文艺人才厚植精品沃土
在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过程中,习近平高度关注人才队伍的培养,他提出:“必须按照德艺双馨的要求,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优秀文艺队伍。”
2001年至今一直担任中国美院院长的许江,每次谈起习近平对中国美院的关怀与厚望,就感恩于心。“记得习书记刚来浙江1个多月时,就来过美院考察,认为美院是浙江的‘金名片’!”
从2002年至2006年,习近平每年都会到中国美院考察。他的足迹遍布中国美院的南山校区、象山校区,以及滨江校区。
2005年4月,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刚刚投入使用,习近平就来到这里调研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考察中,许江向习近平汇报了中国美院欲联合杭州市打造“动漫之都”的想法,习近平明确支持学校学科发展的特色之路。“在学科设计上领先,在人才培育上下功夫,积极探索产学研一体化,为浙江发展作出贡献,是当年习书记对美院的殷切希望。”许江说。
2006年2月,一次被习近平形容为“这在过去是没有过的”的会议,深藏在了许江的脑海中。当天,习近平主持省委常委会,第一个议题就是专门听取中国美院的工作汇报,积极支持中国美院加快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为文化大省建设作出贡献。“文化大省要有文化品牌、文化旗舰、文化航母、文化生力军。”习近平认为,中国美院应该当仁不让。
11年后,许江仍然难掩内心的激动:“习书记的种种建议,体现了他以独特的情怀,总揽浙江文化历史;以高远的眼光,把教育摆在驱动浙江发展力量的重要位置,为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2005年的那次到访,习近平在象山校区的山北水边种下了一棵象征坚忍与秋实的杜英树。围绕着这棵杜英,中国美院师生种下了18棵树。如今,十年树木,蔚然成林。一大批青年艺术人才不断茁壮成长。
文化沃土长出产业大树
“浙江文化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洋溢着浓郁的经济脉息。”提及浙江的文化基因,习近平曾这样诠释。他在2006年10月30日的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刊发的《文化经济点亮浙江经济》一文中写道:“所谓文化经济是对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的统称,其实质是文化与经济的交融互动、融合发展。这是浙江改革发展中的一大特色和一大亮点。”
动漫产业在浙江的发展,正是生动的注脚。
2003年,浙江的动漫产业几乎为零。短短两年后,2005年2月,杭州在与国内诸多城市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了我国第一次国家级、国际性动漫盛会——首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举办权。
此后,习近平进行了相关的调研。
中南卡通董事长吴建荣至今还铭记着2005年4月习近平来公司考察调研的情景,那天,习书记一下车,就来到动画制作办公室。
由于刚刚搬进新办公大楼,空调还没来得及装。办公室显得闷热。
“动漫做得怎么样?”习近平一边用毛巾抹汗,一边仔细观看动画制作,向动画设计师询问情况。
“中国动漫只有行业没有产业”;“中国动漫市场很大,但90%被国外卡通抢走”……面对习书记的关切,吴建荣将困惑与尴尬一一托出。
习近平听罢,语重心长道:“动画不是用钱来衡量的。它能够为青少年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粮。”当得知传播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500集动画片《天眼》在播出后广受好评时,习近平感到由衷高兴。
“习书记很早就意识到了动漫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吴建荣说,“他曾多次强调举办动漫节的重要性,并对动漫产业的发展提出具体建议。”
2006年4月,第二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在杭州举行,习近平会见来宾,并对浙江动漫产业寄予厚望。此后,中国国际动漫节永久落户杭州,“动漫之都”美誉传遍全国,浙江成为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动漫产业中心。
“当代文化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产业的竞争,软实力、文化力必然要通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来加以体现。同时,这也具有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意义。”这是习近平对文化产业推动经济转型的深刻认识。
产业是文化中长出来的“树”。文化产业的发展,植根于时代的土壤。
自2003年被列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以来,浙江努力把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把文化软实力转化为发展硬实力,推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并根据浙江民营经济发达的特点,进一步推动民间资本进入文化领域。
习近平说:“发展民营文化企业,是浙江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浙江文化改革与发展的特色与优势所在。”“必须像支持发展民营经济那样,进一步放开放活,突破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瓶颈,打开文化产业发展的闸门,抢占文化产业发展的先机,大力发展民营文化企业。”
2004年,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成立,成为全国首个集影视创作、拍摄、制作、发行、交易于一体的国家级民营影视产业实验区。
“习书记曾两次到横店考察,指导影视文化产业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横店影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壮大。”横店集团创始人徐文荣说。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横店做出了文化产业全域化的创新样本。
如今,横店影视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2016年,实验区实现营收180.9亿元,上缴税费20.87亿元,入区影视企业和艺人工作室1000多家,接待剧组271个,在全国影视文化行业的龙头地位优势明显。目前,横店已投入数百亿资金,建起30多个影视实景拍摄基地,35个高科技摄影棚,55个影视拍摄外景点,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影视实景拍摄基地,累计拍摄影视作品1800多部、48000多集。
为进一步发挥浙江块状特色产业优势,浙江在文化产业布局中,特别构筑了浙北、浙中、浙东、浙西南等文化产业发展带。
丽水龙泉,就位于浙西南的生态文化产业带里。
作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陶瓷类项目,龙泉青瓷名扬天下,而其技艺的继承与发扬,龙泉青瓷博物馆功不可没。龙泉青瓷博物馆的发展壮大,离不开习近平的关心。
2005年,习近平第三次来到龙泉考察。在考察完竹垟畲族乡后回城区的车上,时任龙泉市委书记赵建林向习近平汇报了龙泉青瓷文化的传承工作,并提出了建博物馆的想法。
习近平说,龙泉青瓷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应该好好保护,可以建一个新的博物馆。他还特别叮嘱赵建林,新馆不一定规模很大,但一定要有个性和特色。在习近平的关心下,省财政很快落实了补助资金,帮助龙泉启动了博物馆建设项目。
“龙泉这样的山区欠发达县,如果没有习书记的关心支持,绝不可能建成这么一个博物馆。”赵建林说。龙泉人民始终感念在怀,至今记忆犹新,为表感恩之情,特意在博物馆广场前设置了一块景观石,上面刻了三个大字“关怀石”,石头的背面,用文字介绍了习近平重视关心龙泉青瓷博物馆建设的情况。
如今,龙泉做起了“文化+”文章,依托青瓷博物馆这一地标性建筑,推动文化产业“提挡加速”。龙泉剑瓷产业支柱产业地位正在逐步显现,2016年剑瓷文化产业产值达30.2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
如今,浙江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全省电视剧、动画片、电影产量均居全国前茅,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等各类国家级奖项的精品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除了广播影视、文化演艺、动漫游戏、文化产品制造等领域,新闻出版领域同样优势凸显。今年5月的深圳文博会上,浙报传媒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浙江华策影视股份有限公司、宋城演艺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等五家浙江文化企业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入选总数创历史新高。
“文化的力量最终可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文化的软实力最终可以转化为经济的硬实力。”遵循习近平指明的方向,以文化为根,浙江大地生长出的这一新兴产业枝繁叶茂、生机勃勃。
——满足群众文化生活
努力建立健全公益性文化事业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把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真正落到实处。
——习近平
”文化乐园滋润城市乡村
2005年5月15日,西子湖畔,玉皇山麓。习近平揿下浙江美术馆开工按钮。投资4.2亿元的美术馆拉开了建设大幕。
建一个浙江人的美术馆,曾是几代人的梦想。如今,站在杭州南山路上,一眼就能望见那座波浪形的建筑,依山向湖,错落有致。简洁、淡雅、古朴的建筑犹如“生长”在西湖边的一幅江南水墨画。
这座至今让人流连忘返的文化地标,就是在习近平的亲切关怀、直接推动下规划建设的。
“我记得很清楚,那天是2003年1月31日,大年三十,习书记来考察时,天上还下着小雨,他打着伞,冒着寒风冷雨,带着一行人来考察选址。”14年后,中国美院院长许江依然还清楚地记得那天的情景。
习近平那天在南山路考察完后,马上就开会研究。
因西湖边用地极其紧张,许多人建议将美术馆建在钱江新城。最终,习近平一锤定音:“这个美术馆就建在西湖边。”
在谈到浙江美术馆的建筑风格时,习近平指着身穿对襟中式上衣的许江说,既然建在西湖边,就应该是中国的样式,就像许江穿的衣服,应该一看就是中国的。
2009年,浙江美术馆正式开馆。如今,该馆已跻身全国重点美术馆,每年举办各类展览约50个、公共教育活动近300场次,成为美术创作展示交流的重大平台、重要窗口,大大丰富涵养了浙江人民的精神生活。
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间,一大批重点文化设施相继建成投入使用。总投资22亿元、总建筑面积36万余平方米的西湖文化广场,占地10余万平方米、标志着杭州从“西湖时代”向“钱江时代”迈进的杭州大剧院,与浙江美术馆一起成为杭州乃至浙江的文化地标。
作为人类不可或缺的精神家园、人类传统文化的收藏之所,习近平对博物馆情有独钟。他重视博物馆的保护修缮、重视激活历史文物资源的生命力,让文物蕴含的价值融入人们生活,给当代人以民族自信和历史启迪。
2005年5月,习近平考察西湖博物馆建设情况。在临时搭建起的简陋工棚内,习近平讲了一番话,让张建庭至今难忘,“习书记说,建筑是‘丫环’,西湖是‘主人’,西湖博物馆的建筑形式要符合西湖特色,要进一步坚持‘浓抹自然、淡妆建筑’的理念。”
习近平的话风趣、生动却又意味深长,具有丰富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正是在他的关怀下,西湖博物馆成为挖掘、传承杭州城市文化和西湖文化的一个窗口,也成为服务社会、传承传统文化的学习场所。
中国水利博物馆也是如此。2005年4月,习近平考察位于萧山的中国水利博物馆建设工程现场。时任水利博物馆筹委会负责人的张志荣回忆说:“习书记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他告诉我们,博物馆的布展方式要有革命性的变化,不能仅是陈列展品和图片宣传,更要创新理念,综合应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寓展览、教育、休闲、娱乐为一体,吸引群众积极参与,以增长知识,受到教益。”
如今,置身于水晶塔内的中国水利博物馆时,可以感受到大量沉浸式的场景,许多文物,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栩栩如生地“活”了起来。
“八八战略”实施以来,浙江省对文化的投入不断加大。2005年,浙江文化投入总额超过14亿元,与“九五”期间5年文化投入总量基本持平。从2006年到2010年,“十一五”期末,全省县级图书馆、县级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基本实现全覆盖,逐步建起一个覆盖浙江区域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创新服务丰富群众生活
没有文化的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无从谈起。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非常关心群众文化生活。
2005年5月17日一早,绍兴杨汛桥镇文化中心刚开门不久,习近平就来到这里,在这个全省首家农村文化综合体内,和老百姓拉起了家常。
“最近在读什么书?”“最喜欢看什么电影?”“在文化生活方面,还有些什么需求?”
村民们见习书记来了,很快围了上来,你一言我一句地畅谈亲身感受。
“有了文化中心,闲的时候我们不愁没地方去了”,“生活在这里感觉很幸福”……习近平听了,脸上满是笑意。时任杨汛桥镇党委书记赵建国记得,“习书记肯定了文化中心的工作,也提醒我们,文化服务要跟上村民不断变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这次调研之后,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成为习近平常常牵挂的一件大事。
2005年6月1日,习近平在宣传文化系统调研座谈会上说:“目前,我省城乡文化发展还不平衡,多数文化活动场所集中在县级以上城市,不少农村文化阵地存在缺设施、缺经费、缺人才、缺内容的情况,一些偏远农村至今无法收听广播电视节目,文化产品供给的有效性不高,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还比较贫乏。”
普遍的问题尤其需要治本之策。在习近平关心下,活跃基层群众文化生活成为文化大省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当年11月,浙江省演出公司负责人陆湘汉受命组建“浙江钱江浪花文化艺术有限公司(钱江浪花艺术团)”,免费为基层群众送演出。
艺术团首创的“钱江浪花”文化大篷车,能像“变形金刚”一样迅速变成一个绚丽的大舞台,文化下乡一下变得非常方便,“钱江浪花艺术团”受到基层热烈欢迎,各地农村不断发出邀请。
习近平对“钱江浪花艺术团”的创新和坚持给予了批示表扬。
回忆起当时的批示,陆湘汉仍然很激动。“那是2006年8月,习书记肯定了我们的创新演出。 他批示中提到,‘钱江浪花艺术团文化直通车,搭建了文化服务基层的平台,丰富了广大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特色鲜明,形式多样,贴近基层,富有实效;希望认真总结,不断完善,持之以恒,积极推广,把更多的精彩节目送到基层乡村,进一步满足基层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为推进文化大省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一花引来百花开。一时间,“钱江浪花艺术团”成为文化下乡的标杆。嵊州越剧大巴、衢州文艺大篷车、平阳流动剧场、景宁文艺直通车、庆元文化大篷车等,常年穿梭于基层,为群众送去喜欢的节目。
流动大篷车一时成为浙江大地上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进一步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努力使农村的文化环境有较大改善。”按照习近平的指示,全省各地加大了探索,充分发挥农民在农村文化活动中的自主权和主体性,不断将“送文化”与“种文化”结合起来,让文化的种子在农村生根、开花、结果。
沿着这条惠民之路,浙江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2013年,浙江开始打造乡村“精神文化地标”——农村文化礼堂。经过4年多的建设,截至今年8月,全省已累计建成7400多家农村文化礼堂,覆盖全省超过26%的行政村。
文化惠民,滋润城市乡村,孕育出了一片绿意葱茏的天地。
——精神文化滋润心田
文化即“人化”,文化事业即养人心志、育人情操的事业。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是能动的、全面的人而不是僵化的、“单向度”的人。
——习近平
”浙江精神凝聚奋进动力
“浙江老百姓聪明,干部精明,出的招数很高明。其背后是浙江的人文优势,是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浙江精神’在起作用。”
2003年7月,刚来浙江9个多月时间,习近平便对浙江文化的特点有了深切的认识。
在2003年7月10日的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习近平如数家珍地讲起了浙江文化的特点。他点出,“浙江人的这种‘文化基因’,一旦遇到改革开放的阳光雨露,必然‘一有雨露就发芽,一有阳光就灿烂’,迸发出巨大的创造力,极大地推动浙江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习近平进一步提炼出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
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成为激励全省人民“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不竭动力。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间,不断通过精神文明创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各种形式的载体,推动和践行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
2005年,浙江发生了多起台风灾害,在重大考验面前,浙江广大党员和干部表现十分出色,特别是很多基层干部风里来、雨里去,一次次感动着习近平。
“权力不大,责任不小,非常可亲、可敬、可爱。”在当年9月的一次省委常委会议上,习近平谈到了这些优秀的基层党员干部,他认为,这是“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的完美诠释”。
次年,省委宣传部接到了习近平布置的任务——拍摄一部反映浙江人民抗击台风的电影,弘扬“浙江精神”。最终,浙江成功拍出电影《超强台风》。这部被誉为“中国人靠自己特技走向世界”的标杆之作,完成了主旋律电影类型化的现实转型,不但票房丰收,还获得了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13届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提名等一系列荣誉。
习近平非常重视从历史文化中吸收丰厚营养,延续历史文脉,弘扬精神力量,实现浙江人文精神的与时俱进。
时至今日,时任绍兴市文广局局长邵田田依然保存着一份书信的复印件。那是2006年3月,习近平写给时任文化部长孙家正的一封信。
原来,当年3月,绍兴市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禹陵公祭”准备上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3月20日一大早,省文化厅领导带我一起到省委,向习书记进行了汇报。”让邵田田没有想到的是,习书记第二天就致信文化部长孙家正,推荐绍兴“大禹陵公祭”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示项目,使作为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大禹陵公祭”活动和大禹精神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弘扬。最终,“大禹陵公祭”被成功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对中华文化的深厚感情跃然纸上。
当年,公祭大禹陵时,习近平专程发来贺信:“公祭大禹陵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大禹以其疏导洪患的卓越功勋而赢得后世敬仰。其人其事其精神,展示了浙江的文化魅力,是浙江精神的重要渊源。公祭大禹陵,对于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对于弘扬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对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都是有益的。”
习近平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尤其关注“未成年人”和“青年”这两个群体。
2006年9月27日,习近平走进浙江大学,为在杭高校大学生作报告。这场题为《继承文化传统 弘扬浙江精神》的报告,在大学生中引起热烈反响。
今年31岁的陈惟远是浙江大学行政管理2009届毕业生。11年前,他就是坐在浙大小剧场里,聆听了习近平的报告。
“习书记先是给大家讲了一个生动的故事。”陈惟远说,虽已过去了11年,习书记的报告让他仍记忆犹新。
“习书记说,当年毛主席乘专列途经河南的南阳停留,南阳地委书记上火车向主席汇报地方情况。毛主席问他,当年诸葛亮说‘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这南阳是现在这里的南阳还是指现在湖北的襄阳呀?这位书记虽一脸茫然,却仍然肯定地说就是这里。毛主席又问,河南的香油很好,你知道现在的价格是多少呀?这位书记又没答上来。毛主席接着问,你今年多大呀?回答说,这个知道,五十五。毛主席风趣地说,你不知今不知古,只知自己五十五。”
“这个故事一下就把大家吸引住了。”陈惟远回忆说。
习近平告诉大家,这位地委书记对当地的历史渊源、文化传统不够熟悉,对诸如老百姓柴米油盐的事不够关心,只知道自己身边的一些事。而毛主席每到一处总要先了解那里的风土人情、文化历史。
看着台下一双双热情的眼睛,习近平说,你们在浙江求学,将来许多人还要在浙江创业和生活,就起码要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历史、人文和人民生活情况有一定的了解。特别是对一名大学生来说,要了解浙江、热爱浙江,进而了解我们伟大的祖国和伟大的民族,激发起应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信心。
陈惟远说:“原本以为那是一场有距离感的讲座,没想到习书记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让我们懂得了自己所肩负着的使命和担当,深刻感受到了源远流长的浙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博大精深的浙江文化是浙江人永不褪色的精神名片。”
这已是习近平第3次在杭州为大学生作报告。
2003年9月28日,习近平为在杭高校师生作国际国内形势分析报告。2005年6月20日,习近平以“同大学生谈人生”为主题,勉励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2005年起,在习近平的主持下,浙江省委建立了省领导联系高校和定期为高校师生作形势政策报告制度。12年来,省委、省政府领导为大学生作形势政策报告260多场次。
习近平融汇古今、旁征博引、深入浅出,为浙江莘莘学子指引了青春航向,树立了人生坐标。
2004年7月23日,习近平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撰文指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未来的精神面貌。未成年人的工作,是事关未来的事业,是决定中华民族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的基础工作。只有‘从娃娃抓起’,才能奠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坚实基础。”
2005年5月17日下午,习近平来到绍兴市青少年活动中心调研。绍兴市鲁迅小学的学生正在这里参加“学工一日”,进行动手能力训练。习近平与孩子们亲切交谈,还一起参与了手工制作。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重视和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不仅要给他们造就知识的殿堂,还要为他们提供精神的乐园。”习近平说,“无论是教育还是娱乐,都要注重发展孩子们的个性,开发孩子们的智力,锻炼孩子们的能力,挖掘孩子们的潜能,培养孩子们的兴趣,激励孩子们的创新能力,努力把孩子们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
参观快结束的时候,习近平对时任绍兴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朱老虎说了一句嘱托:“老朱啊,你一定要看好这个家!”
现在的老朱依然是绍兴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党支部书记。他谨遵嘱托,将这个“家”越看越好,如今的绍兴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每年接待学生多达七八万人次。
G20杭州峰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勉励浙江干部群众“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谆谆教导,言犹在耳,凝魂聚气,催人奋进。如今,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滋育着浙江的生命力,激发着浙江的创造力,培植着浙江的竞争力,激励着浙江人民永不自满、永不停息。
书香浙江培养高尚情操
习近平酷爱读书,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还经常要求党员干部多读书。
“领导干部读书学习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作水平和领导水平。” 2006年2月17日,习近平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刊发《多读书,修政德》一文。文中说:“我们国家历来讲究读书修身、从政以德。”“广大党员干部要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使读书学习成为改造思想、加强修养的重要途径,成为净化灵魂、培养高尚情操的有效手段。”
习近平还在《求知善读,贵耳重目》一文中论述要如何读书。他说,一方面,读书要用“巧力”,读得巧,读得实,读得深,懂得取舍,注重思考,不做书呆子,不让有害信息填充我们的头脑;另一方面,也不能把读书看得太容易,不求甚解,囫囵吞枣,抓不住实质,把握不住精髓。
省委宣传部一位领导清晰地记得,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间,除定期举办中心组学习会议外,每年还会举行集中的领导干部读书会,材料袋里经常装着厚厚的几本书。
2015年5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杭州考察时,对钱江新城城市阳台的“漂流书亭”产生浓厚兴趣,给予勉励肯定:“你们做得好,这是很特别的文化交流平台。”
如今,在杭州、在全省各地,书香浙江正成为一种风尚,成风化人,润物无声。
先进典型引领核心价值
人需要精神引领,社会需要价值导航。对一个国家、一个公民来说,核心价值观就是精神支柱、行动指南。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先进典型示范引领。2006年7月20日、7月26日,习近平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连续刊发了两篇文章《要善于抓典型》《要善于学典型》,并指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善于抓典型,让典型引路和发挥示范作用,历来是我们党重要的工作方法。实践证明,抓什么样的典型,就能体现什么样的导向,就会收到什么样的效果。”
吴顺海就是一位引领人们前行的优秀典型人物。
吴顺海是东阳市检察院反贪局副局长。2004年5月12日夜晚,吴顺海与同事一起,坐在路边一辆不起眼的面包车里,监视着马路对面的一个店铺。一辆白色小车开了过来。吴顺海猫着腰,迅速朝对面的门市部潜过去。就在这时,一辆超速行驶的轿车疾驰而来。一瞬间,他整个人被抛起后重重摔在地上。一个月后,年仅47岁的吴顺海就永远离开了人世。
从事检察工作的16年里,吴顺海参与和主办贪污、贿赂、渎职等犯罪案件86件,其中大案57件,为国家、集体挽回经济损失1300余万元。
站着是根柱,倒下是根梁。
2005年6月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和浙江省委在杭州举行追授吴顺海同志荣誉称号命名表彰大会。习近平在会上发表讲话并指出:吴顺海同志是浙江省基层检察机关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过程中涌现出来的杰出代表。他始终牢记宗旨,心系百姓,满腔热情地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执政为民、鞠躬尽瘁、无私奉献的公仆情怀。吴顺海同志不仅是浙江省政法干警学习的榜样,也是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楷模。吴顺海用生命树立了一座丰碑。
习近平在《之江新语》中说:“像领导干部的好榜样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等英模人物那样,做一个亲民爱民的公仆,做一个忠诚正直的党员,做一个靠得住、有本事、过得硬、不变质的领导干部。”
时代楷模树风尚。一位位可亲、可敬、可学的先进典型,为自己留下一个好口碑,为人民树起一座真丰碑。
六年相守,一生牵挂。
“我曾在浙江工作了6个年头,熟悉这里的山水草木、风土人情,不要说杭州的水,杭州的山我都走过,参与和见证了这里的发展。”在G20杭州峰会期间,习近平饱含深情地说。
六个年头,这块人文渊薮之地,沉淀着他发展先进文化的先行探索和实践。
循着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时的谆谆教导,一张蓝图绘到底,历届浙江省委一任接着一任干,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加快推进文化建设。
2008年6月,省委通过《浙江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纲要(2008—2012)》,延续了重点实施文化建设“八项工程”等内容。
2011年11月,省委对加快推动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作出了谋划和部署。
2017年6月,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了“在提升文化软实力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努力建设文化浙江”的新目标。
从文化大省到文化强省到文化浙江,浙江的文化建设一脉相承,一路前行。
您可能感兴趣的是
主编:成琪
编辑:邵希炜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周少华 秦军 王婷 李文芳 陆遥 严粒粒
投稿或合作邮箱:wenhua@ce.cn
微信公众号ID :cewenhua